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圆满落幕
近日,由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决策者智库联合主办的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主题为“以全球视野重构海工生态圈”,通过精准供需对接、海外专场设置及产业白皮书、产业地图的发布,为中国海工供应链“走出去”与全球项目方“深耕中国市场”搭建高效桥梁,成为推动海洋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核心纽带。
本届大会重点展商实力突出,包括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中船七〇八所、艾默生、亚达绿能、KSB、Prysmian、燕达重工等企业各展所长,通过集中技术输出与成果展示,全面覆盖高端船舶技术与产能方案、装备设计与配套集成、项目全周期服务与定制化设备、关键机械与传输技术及重型结构件供应等领域,直观呈现国内外海工头部企业的技术。
不同于常规交流活动,本次大会以“推动实质性合作”为核心目标,精准搭建中国海工供应链与全球项目方的对接平台。无论是传统油气领域,还是新兴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中国供应链凭借技术、成本、产能三重优势,已成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大会同期设置多重合作载体:一方面开设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巴西、马来西亚海外专场,邀请海外项目方现场发布采购需求,为中国供应商打通全球市场对接通道,并为其战略出海充分赋能;另一方面,10月15-17日同步组织600多场“一对一”采购洽谈会,30多家海外机构及企业的采购代表以及30多家国内机构及企业的采购代表,围绕具体项目与采购需求深入磋商,实现信息精准匹配与高效沟通。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的模式,既让全球项目方深度感知中国海工供应链的活力,也为优质中国供应商创造更多国际合作机会。正如海外企业代表评价:“全球海洋能源开发需要年度性行业盛会,中国上海是最佳选择。”依托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聚集的国内近三分之二海工产业资源,本届大会的采购对接效果远超预期,进一步夯实了上海作为海工领域国际合作枢纽的地位。
多位企业高管在参会中指出:“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的独特价值,在于汇聚行业头部力量,优秀企业与人才在此集结,才能构建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海工生态圈,真正代表中国供应链核心实力。”针对国内海工领域部分企业“无订单即卷价格”的现象,展商们普遍认为:“单纯价格竞争已走到尽头,终将损害行业发展潜力;企业需加大技术投入,主动参与国际性行业交流,通过展会展示技术实力、与海外项目方深度沟通,增强海外项目方对中国企业的了解与信任。” 现场展商一致认可,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关键助力,价值意义显著。
展望未来,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当前海工领域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能,更让行业看到打造“年度全球盛会”的潜力。随着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境外参与者逐年增多,“将OEEG打造为海洋能源与工程装备领域年度全球大聚会”已成为行业共识。未来,大会将继续依托中国海工产业优势,聚焦全球市场需求,优化活动形式、丰富对接内容,助力中国海工供应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同时为全球海洋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