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投资机会如何挖掘?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新办1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主要体现为“三个一”。
张兴旺表示:“攻克了一批底盘技术,挖掘出调控作物产量和品质、动物高繁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了土壤养分预测、动物行为监测等自主产权专用传感器。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科技创新的突破不仅助力我们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而且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举例说:“甘肃定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现在依靠土壤改良、设施农业、智能温室也种出了非常好的蓝莓,增加了农民收入;在马铃薯产业当中,采用了雾培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还解决了病虫害问题。”
“十四五”期间,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的企业超过1000家,占参与单位总数的51%。
胡冰川告诉记者,未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第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新体系,产学研用体系更加健全。第二,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比如种业芯片、农业传感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突破。第三,创新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能够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胡冰川说。
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也激发了相关板块的投资潜力。
中航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张郁峰表示:“那些适合市场需求,同时具备一定技术壁垒,在产业发展上也符合国家产业引导方向的企业,应该引起我们重点关注,包括生物育种、智能农机以及农业大数据和AI的建设,应该会在市场形成一定的持续性。同时,农业的绿色发展以及耕地修复等一些低碳技术的落地,也带给相应上市公司更多的投资机会。我们要根据上市公司具体的业绩表现进行更加深入地遴选,以便把握其中长线的投资机会。”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